中国工业的绿色转型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节能降碳的底层逻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以往那种聚焦于更换单个高效设备的做法,正被一种更全面、更系统化的解决方案所取代,即追求整个生产系统的能效最优化。这不仅是技术路线的调整,更预示着产业协作模式的演进。
近日,由全球知名的水技术企业格兰富举办的一场工业零碳峰会,清晰地反映了这一行业趋势。会议汇聚了政策制定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行业专家,讨论的焦点不再是单一产品的性能参数,而是如何通过系统化的思维与产业协同,共同挖掘工业节能的深层潜力。
思路转变:从关注设备到审视系统能耗
在工业生产中,水泵等动力设备是保障流程稳定的基础,但其巨大的能源消耗却常常被忽视。
格兰富全球工业事业部销售副总裁、亚太及中国区工业事业部总经理赖俊祥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水泵耗电约占工业电机总耗电量的 25%。工业领域的节能空间很大。” 这组数据提醒业界,在看似高效的生产线背后,可能存在着可观的、尚未被充分优化的能源消耗环节。
释放这部分潜力,关键在于思路的转变。赖俊祥举例说明:“比如,变频速度降低约 20%,能耗可节约最高达 50%。” 这种显著的节能效果,并非来自单体设备的性能极限,而是源于对整个系统运行状态的精准调控。它要求企业必须从单纯的设备采购思维,转向对系统整体的审视及精细管理。
产业协作新模式:技术创新与生态共建并行
面对系统节能这一复杂课题,任何单一企业都难以独立完成。在此次峰会上,格兰富提出的“水能双擎”理念,为行业提供了一个实践参考。其核心是通过水与能源技术创新到外部生态共建,共同推动产业转型。
一方面,是持续的技术研发。据了解,格兰富每年将约5%的营收投入研发,其智能变频E泵与系统设计的配合,最多可降低37%的能耗。更重要的是,这种创新正与本土需求深度结合,开发“精准匹配本地需求(Fit for Purpose)”的产品。
另一方面,是构建开放的合作生态。正如赖俊祥所说:“我们举办工业零碳峰会,是希望搭建一个开放交流的平台,把政策制定者、行业专家、客户和合作伙伴聚到一起,讨论节能降碳的实践与方法。” 这种平台改变了企业间的传统供需关系,推动其从“方案提供商”向“方案共创者”转变,在项目设计初期便深度介入,共同开发可行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数字赋能:机遇与挑战并存
如果说系统思维和生态共创建立了新的方法论,那么数字化工具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
在工业4.0的背景下,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精细化能源管理已成为行业共识。以格兰富的“御水智”数字化平台为例,它通过软硬件结合,实现了从能耗监测、潜力分析到远程控制的流程化管理,经市场验证最高可为客户带来近30%的能耗优化。
然而,数字化在水务行业的应用推广仍面临现实的困难。对此,赖俊祥坦言:“水行业数字化也面临挑战:行业起步晚、基础薄弱、应用场景分散。过去大家更关注水泵本身,忽略其在系统面的价值,导致数据采集不足、质量不高。”
这一判断指出了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同时也预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工业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行业认知的提升,打通数据壁垒、建立统一标准是必然趋势。对于那些既懂设备运行(OT),又懂数据分析(IT)的企业而言,将获得重要的发展机遇。
总而言之,中国工业的脱碳之路正从关注产品转向关注系统,从单打独斗转向生态协作。在这场深刻的变革中,开放的平台、共创的模式和深度的本土化实践,将共同决定企业能否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占据有利位置。
举报 相关阅读
当前全球气候治理面临新的挑战,地缘政治冲突、能源安全危机、经济复苏乏力等因素,给全球气候合作带来了不确定性。
6 132 09-11 08:49“25可持续发展链主联盟”是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成立25周年的旗舰项目,旨在遴选在可持续发展、供应链责任担当和价值创造能力等方面表现突出的链主企业,通过共享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经验,推动全价值链践行联合国全球契约十项原则。作为光伏行业绿色转型的领军企业,固德威凭借在绿色制造、智能创新及供应链尽责管理方面的突出实践,成功入选UNGC25可持续发展链主联盟。
52 09-08 16:09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相信长三角地区的绿色低碳转型实践也将给全国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更多智慧和经验。
21 08-28 11:05慕名来避暑的游客中,甚至有人来了就不想走,一住半年。
79 08-19 13:42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盈配资,股券通配资,股票配资论坛在哪里找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