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这张经典对比图吗?90年代美国F-22猛禽呼啸升空,银色机身划出五代机的霸气弧线。 同一时刻,中国试飞的歼-7E还顶着老式机头进气口,被西方媒体配上大字标题:“东亚巨龙的青铜时代”。 军迷论坛里一片死寂,有人把键盘砸出裂缝:“咱啥时候能扔掉这‘吸尘器’机头? ”
#军事武器装备专项#三十年弹指一挥。 2025年珠海航展,歼-36验证机以双三角翼撕裂云层,全向矢量喷口甩出马赫环。 隔壁展台更狠——歼-50全尺寸模型直接挂着“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参数亮相。 而大洋彼岸的新闻呢? 《防务新闻》头条写着:“五角大楼批准28亿美元,为F-22更换红外传感器”。 中国军迷翻出那张老图转发十万次:“鹰酱,您家六代机是活在PPT里了吗? ”
代差逆转:从望尘莫及到并驾齐驱
当年F-22首飞时,中国连三代机歼-10都还没定型。 如今歼-20产线火力全开,120架的年产量把美国F-35的100架甩在身后。 更扎心的是质量:装上国产WS-15的歼-20B,超音速巡航时间比F-22多出8分钟。 美国空军看着仓库里181架停产多年的F-22,只能把F-35机队扩充到420架救急。 可这边歼-16电子战型号已部署400架,电磁压制能力吊打美军EA-18G“咆哮者”。
产能碾压:螺丝刀都拧冒烟了
洛马工厂最近很头疼。 F-35的土耳其零件断供还没解决,日本三菱又爆出机身钻孔偏差。 五角大楼催着“一年至少交100架”,生产线工人却罢工要求加薪。 转头看沈飞车间:脉动生产线24小时三班倒,歼-16的机翼梁一天下线12套。更绝的是供应链——成飞隔壁就是国产发动机厂,WS-19涡扇从铸造到测试步行十分钟搞定。 美国防长参观完珠海模型后,在备忘录里写了句大实话:“他们造战机的速度,比我们修F-16还快。 ”
技术反超:卡脖子? 卡到自己喘不过气
90年代中国买苏-27还得用狗皮大衣抵货款,如今空警-500预警机已服役50架。 这玩意有多凶? 机械扫描的E-3预警机在它面前像老式收音机,数字阵列雷达锁定400公里外目标只要0.8秒。更让西太美军冒冷汗的是反隐身雷达网——去年红旗军演,歼-20突防时故意掠过冲绳基地,美军F-35的雷达警报器愣是没响。 事后中方轻飘飘回应:“可能是贵机涂层老化? ”
战略困局:鹰酱的升级死循环
当中国六代机验证机开始测试AI空战系统时,美国空军还在争论要不要给F-22换新导弹。 NGAD(下一代空中霸主)项目听起来很酷,可国会吵了三年才批了60亿研发费。 波音工程师私下吐槽:“六代机?我们连F-15EX的软件BUG都没修完! ” 网友神总结:“中国在翻新科技树,美国在翻新机体寿命。 ”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那张曾让中国军迷咬碎牙的老照片,如今成了美国航空史的黑色幽默——当对手从歼-7一路进化到六代机时,自己却困在给F-22打补丁的轮回里。 这哪是按下暂停键? 分明是有人开了倍速快进!
盈配资,股券通配资,股票配资论坛在哪里找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